今天看了一篇名为“博客已死,网站永存”的文章,引发了一些思考。
我是看着博客这种形式出现的,那么,在博客出现之前,我们都是怎么在网络上发布个人作品的呢?
一般而言,需要用HTML或是相关工具写一个静态的站点,由于是静态的,意味着无法像博客那样随时更新。
随着内容增多,更新维护一个个人站点也成了很大的问题,因为牵一发动全身,更新网站有着不小的工作量,许多网站在更新时,往往会标注上一次的更新时间。
博客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在网上“出版”的流程,甚至将出版的门槛降得很低,哪怕只写几个字,也可以作为一篇文章在互联网上出版。
所以后来又出现了以发布短内容为主的社交媒体,这样一来,博客的地位就有点尴尬,因为经过升级,社交媒体也可以发布长文章了,国内曾经红火的大多数博客服务提供商都已经没落。
发布于社交媒体的内容,绝大多数都是“速朽”的,之所以如此,就是因为发布的门槛太低,人们更倾向于用它发布实时性的东西而不是经久可读的作品。反过来,经久可读的作品,用社交媒体来发布,可能也未必合适。
而经典可读的作品,一般来说长度有一定的要求,对于这类作品,可能要花很多时间才能产出一篇,由此说来,倒不一定通过博客这种快捷方式发布,反倒是可以像从前那样,自己搭一个站点,缓慢更新。